发展原创科技建设精品园区北大科技园是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对外进行国际国内合作、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北大科技园立足于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致力发展原创科技、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一流的创业服务(3M)、技术转移服务(TLO),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成与北京大学同等赞誉的一流大学科技园区,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成果进入园区创业。积极营造孵化空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北大科技园孵化器是集孵化、投资和运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孵化基地,其宗旨是服务师生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产业化进程,为入孵企业提供创业服务、种子资金和经营管理服务。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北大科技园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米,是集孵化、培训、办公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设施,预计2007年建成使用。开展3M+T孵化服务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北大科技园注重创业孵化理念的渗透,强调培育企业和配置资源的意识,在企业的培育过程中,除了提供办公场所和高速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外,更注重提供把企业从种子培养成参天大树的全程支持和服务,形成了一套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3M+T”孵化服务运营模式。“3M”模式(MoneyMentorMarketing)涵盖了企业初创期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急需获得的主要帮助,即资金、市场与管理,紧紧抓住投融资与技术转移服务,管理设计、组织设计等咨询服务,以及市场渠道、产品代理等,为创业企业提供高效率、规模化、规范化的高附加值服务。2002年10月,北大科技园成立了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并开始运行,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积累和整理了包括北京大学成果在内的4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专利,目前正在积极组织相关的专利技术申请、项目推荐等技术中介工作,加快成熟技术、项目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为加速技术转移,北大科技园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创业园中率先成为中关村产权交易所首批会员。共性技术项目测试平台建设北大科技园共性技术平台现有一个以北大生命科学院转基因草坪草技术为依托的国家“863”产业化基地。在北大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建立了总面积为300平方米的组培室,并为项目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建设起了基因操作室、基因组培室、基因转化室、转基因苗温室。在基因操作室配置了专业实验台、专业边台、高压灭菌锅等设施设备。在基因组培室配置了10个专业组培架及控制系统。在基因转化室配置了2个专业超净工作台,用于无菌组培操作。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大学科技园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作为高新技术的源头,对区域经济建设具有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北大科技园正是以科技孵化为源头,实现了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及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园区毕业的许多企业已成为各产业领域中的新秀,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主导力量,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进程。北大千方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GeoPad项目获得2002年度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并广泛应用于公安、消防、金融、交通、环保、通讯及市政等领域。北大正元成功生产出新型合成麝香——方正麝香(Musk-found)等合成香料产品,目前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北大先锋公司开发出在国际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多种吸附剂、催化剂和分离净化技术,用于各种气体的分离和纯化。蓝卡软件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被列入2002年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转基因草坪草项目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同时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奥运会指定产品。氮化镓基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将取代现有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引起照明工业的一场革命。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北大文化创意科技园北京科技园一方面可以依赖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力量,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整合北京大学的部分科研机构和院系,包括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首都发展研究院、环境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通过参与文化产业的实践,在产学研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北大文化创意科技园发展构想:成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首都知识产权评价中心、健全高端创意人才培养基地,组建北大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建设北大文化创意科技园,举办世界大学创意文化节,成立北京大学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领导小组。北大文化创意科技园位于海淀区东北旺乡马连洼北路北侧,上地西路西侧,南临北大生物城,北与中关村软件园向望,规划用地紧邻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交通便利,距离天安门约20公里,距离北京大学和中关村约5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25.03公顷,地上建筑面积27.7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1,建筑高度为15-18米,绿化率为35%。